全国碳市场将于16日启动,2025年或将达到2840亿元规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1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次数:1525
上海环境(12.380, 0.18, 1.48%)能源交易所7月15日下午发布公告,筹备良久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将于本周五(16日)开市。

该交易所在其官网发布的公告中称,根据生态环境部的相关规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全国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成立前,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账户开立和运行维护等具体工作。

这是我国继2011年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两省五市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后,向实现双碳目标推进的重要一步。此次选择发电行业作为全国碳市场突破口,后续将分阶段、有步骤地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逐步纳入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

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2225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预计覆盖约4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此次全国碳市场的启动也将把全球碳市场覆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扩大一倍。

根据中国碳论坛及ICF国际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2020年中国碳价调查》报告预测,全国碳市场的平均价格预期会从2020年的49元/吨上升至2025年的71元/吨,并在2030年增至93元/吨。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配额交易市场市值总规模或将达到2840亿元。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7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有关情况的例行吹风会上表示,目前全国碳市场还没有启动,无法断言碳价具体数值。但从全国7个地方试点运行情况看,近两年加权平均碳价约在40元人民币左右。

目前,在全国碳市场相关的制度设计中,生态环境部考虑通过改进配额分配方法、引入抵消机制等政策措施来引导市场预期,从而形成合理碳价。同时,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各方对温室气体排放管理预期在逐渐上升,因此有关企业特别是配额短缺的企业,关键还是要从推动行业低碳转型的高度正确看待碳价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碳价的高低是个市场信号,企业顺应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就会在发展当中占得有利先机。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在此次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事项的公告中,再次明确了交易方式、时段、账户等方面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具体流程和要求。碳排放配额(CEA)交易应当通过交易系统进行,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协议转让包括挂牌协议交易和大宗协议交易。交易系统目前提供单向竞买功能。

其中,挂牌协议交易单笔买卖最大申报数量应当小于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价格在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10%之间确定。而单笔买卖最小申报数量大于等于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则属于大宗协议交易,其成交价格将在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30%之间确定。

除法定节假日及交易机构公告的休市日外,采取挂牌协议方式的交易时段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30-11:30、下午13:00至15:00,采取大宗协议方式的交易时段为每周一至周五下午13:00至15:00。采取单向竞价方式的交易时段由交易机构另行公告。此外,上海环交所还新推出了“全国碳交易”微信公众号用以发布全国碳市场讯息。

据赵英民介绍,去年年底至今,为规范市场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生态环境部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制度文件,结合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三个管理规则,针对登记、交易、结算活动各环节明确了监管主体和责任,细化了监管内容,实现了整个碳市场流程各个环节的全覆盖,形成闭环,实现了精细化监管,从而有效地防止虚假登记和交易,保护各方交易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整个市场秩序和公平。

赵英民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从指导监督、能力建设、联合监管、立法保障四个方面发力,继续推动相关工作制度的落实。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介绍,碳市场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专业队伍建设非常重要,加强碳排放领域、碳市场相关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相关人员的能力,是全国碳市场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2018年以来,生态环境部持续开展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组织编制全国碳市场系列培训教材、开展能力建设培训等工作。

碳排放管理员也已在今年3月被列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国家职业序列,承办相关工作的中国石油(4.830, -0.03, -0.62%)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已在6月开展了首轮职业培训活动。
 
关键词: 碳市场 排放权

声明:文章系本网编辑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