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余家航空关联企业、63家轨道交通配套企业落户新都 “上天入地”重塑产业版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1-12  来源:四川日报  浏览次数:2284
 

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生产的地铁车辆停在“停车场”。


新都区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空中全景图。     


    一县一策

2020年12月24日中午,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四川成都航空产业园成都永峰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一段飞机外壳上闪着银白色的亮光。“这是用镜像铣技术进行的飞机蒙皮处理,是革命性的技术变革。”该公司总经理戴时飞说。
以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轨道交通产业园,同处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个月前,省政府批准园区扩区459.9公顷——围绕“上天”和“入地”,新都区把现代交通产业从点做成链、做成圏、做成城,重塑产业版图。

    上天
    聚集40余家航空关联企业

“我们的订单根本接不过来,正赶上了航空产业大发展的风口。”谈起到成都创业,戴时飞介绍,父亲戴利民创办了上海民宇飞实业有限公司,自己则在美国攻读航空航天专业硕士。2018年初,在一次同学会上,自己与上海拓璞数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校友王宇晗相谈甚欢、一拍即合,双方都看到了西部航空产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决定联袂闯市场。经过权衡、比较,他们选中了新都——这里是国内少有的、同时具备航空发动机研发和制造能力的地区之一。“市场集聚、基础好,交通条件优越。”
2018年底,上海民宇飞实业有限公司和上海拓璞联合收购了原成都永峰科技有限公司——一家生产飞机零部件的公司,并在新都区的帮助下,投入2亿元融资租赁项目,成立新的成都永峰。
“2019年4月,四川成都航空产业园一期开工6个项目,我们企业是其中之一,也是厂房面积最大的。”戴时飞说。
2019年6月,标准厂房还在装修,设备也还在调试,戴时飞就已带领技术人员开始试制产品。“设备都是自己参与安装的。”2019年下半年,成都永峰生产1.7万件零部件,2020年达到4.5万件,2021年将达10万件。
目前,四川成都航空产业园区坚持以航空发动机研制和飞机大部件配套为主导方向,已聚集40余家企业。“希望产业园加快基础和厂房建设,关联企业尽快入驻,抢抓机遇、快速发展。”戴时飞对未来满怀希望。

    入地
    63家轨道交通配套企业落户

黄宇峰被称为设计、生产高铁“心脏”的人,这位来自湖南株洲的成都中车电机有限公司电机研发部经理,是2019年加盟新都的“蓉漂”。
“2020年,成都中车电机销售收入约12亿元,总公司给中车成都公司配套生产地铁电机万台左右。”黄宇峰所说的中车成都公司,正是门对门的企业,也是新都轨道交通产业园的龙头企业——成都地铁60%以上的车辆产自这里。
2020年最后一周,中车成都公司喜讯不断:荣获四川省天府质量奖提名奖;《轨道交通企业基于托管的转型升级管理》获评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
当天的采访中,中车成都公司董事长王成龙以两组对比数据向记者介绍公司的发展:2015年,中车成都公司首次赢利,净利润为150万元,2019年净利润增长到1.25亿元;营业收入从2015年的12.58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32.83亿元。“公司正紧锣密鼓地研制全国首列时速160公里新一代市域A型列车,国内首个基于真车实线的网络控制实验室——2025智慧型全自主行车试验平台也在抓紧测试中。”而就在1月7日,新一代市域A型列车下线,试验平台也同步揭牌。
成都首列时速80公里A型地铁7号线车辆、首列时速100公里地铁10号线车辆、首列时速140公里地铁18号线市域车辆、首列储能式有轨电车……近年来,以中车成都公司为龙头的新都轨道交通产业持续发力,围绕轨道交通电动车组“九大核心技术”和“十大关键零部件”,已有63家轨道交通配套企业落户园区。

 

声明:文章系本网编辑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