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仍实施常态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总体稳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9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1933
 新华社记者吴雨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变化引起市场关注,个别月份负债规模环比下降催生出中国央行“缩表”、流动性收紧等猜测。对此,央行日前发布报告称,当前,中国仍实施常态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总体稳健。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10月央行资产负债表环比减少2326.28亿元,此前7月央行资产负债表环比减少5642.4亿元。对于央行资产规模增长放缓和个别月环比下降,有人简单套用国际经验,由此判断我国货币政策取向发生转变。

 

  对此,央行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当前,中国仍实施常态货币政策。虽然中国央行资产规模增长放缓甚至可能下降,但降准放松了流动性约束,增大了货币创造能力,与国外央行量化宽松结束后一度进行的缩表有本质区别。

 

  国际金融危机后,美联储通过三轮量化宽松(QE)购买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其资产端的国债和MBS、负债端的存款准备金迅速增加。

 

  央行相关人士介绍,由于美国的法定准备金率常年处于较低水平,增加的存款准备金绝大多数为超额准备金,相当于直接在市场上投放了大量流动性,货币政策是放松的。因此,美联储2017年启动的缩表计划使得超额准备金减少,直接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货币政策呈现收紧态势。

 

  报告指出,中国实施常态货币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为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使得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化的效果与美联储明显不同。近期,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环比收缩主要出现在降准的当月或次月。这是央行考虑到降准政策效应较强,为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减少逆回购、MLF等操作的结果。

 

  “长期看,降准放松了银行贷款创造存款行为的流动性约束,在信用收缩的背景下起到了对冲作用,使货币条件总体保持稳定。”央行相关人士认为,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基本保持平稳,也说明我国货币政策总体上是稳健的。

 

  业内人士指出,此外还要看到,央行资产负债表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财政收税和支出、现金投放和回笼,都会引起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变化,因此观察个别时点的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并无太大意义。

 

  关于下一阶段政策走向,央行表示,将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货币政策保持定力,主动维护好我国在主要经济体中少数实行常态货币政策国家的地位,增强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继续平衡好总量和结构之间的关系,从供需两端夯实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缓解局部性社会信用收缩压力。

 

动,但从增长、就业、物价以及国际收支等宏观指标来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内。

 

  去年下半年,中央在分析研究经济形势、部署经济工作时,针对各种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的国内外形势,适时提出“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由此,全面做好“六稳”工作,成为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的有力抓手。

 

  稳就业,实行就业优先战略。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发展的优先目标,稳就业居“六稳”之首。做好稳就业工作,才能实现增收入、扩消费,对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至关重要。今年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稳就业政策,加大稳岗力度措施,实施效果总体良好。1-10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90万人,提前超额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的目标。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9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

 

  稳金融,防控金融风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金融稳,经济才能稳。通过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强金融监管的措施,在总体杠杆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遏制了房地产、企业、居民等领域杠杆过快提升的势头,规范了金融业务创新。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同时,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货币政策综合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工具,降低融资成本,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

 

  稳外贸,提升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内外需兼顾,才能更好拉动经济增长。而且,外贸的背后是大量的就业人口,稳外贸也意味着稳就业。1-10月,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长2.4%,其中出口增长4.9%,进口微降0.4%,贸易顺差扩大42.3%。根据WTO最新数据,前8个月,我国进出口增速高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平均增速。在当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的形势下,我国外贸保持了规模总体稳定,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取得了相当不易的成绩。

 

  稳外资,更好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进博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作出的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宣示,为各国企业分享中国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送上“定心丸”。我国扩大开放的一系列新举措,旨在继续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性开放的同时,更加注重规则等制度性开放,着力营造法治、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我国排名从2019年的第46位提升至2020年的第31位,有力说明了近年来我国在大力改善营商环境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稳投资,发挥好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保持投资合理规模和合理增速,优化投资结构,既有利于稳定国内总需求,也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2%,增速比前三季度略有回落,但投资结构继续优化。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2%,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高于全部投资9.0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3.7%,为新动能成长壮大进而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增添了后劲。

 

  稳预期,增强对经济发展的信心。信心比黄金更宝贵,稳预期就是稳信心、增信心。今年以来,实施降准和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措施,“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等工作,以及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都有助于稳预期。进博会万商云集、外资持续大规模进入、新登记的市场主体继续增长,“十一”黄金周和“双十一”依旧火爆……都说明大家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声明:文章系本网编辑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