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中小企业泸州网 » 重要新闻 » 列表 » 正文

四川工程结构安全智能监测云平台将启用 24小时盯防公路隐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23  浏览次数:2047
0
核心提示:把信息化手段当作人的眼睛,24小时盯防公路工程这样的设想即将成为现实。记者近日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获悉,一个名为工程结构安全
  把信息化手段当作人的眼睛,24小时盯防公路工程——这样的设想即将成为现实。记者近日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获悉,一个名为工程结构安全智能监测云平台将于近期启动,可实现对工程结构及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实时监控及预警。

  建监测平台实时盯防工程结构安全

  截至2018年底,四川公路里程已超过33万公里,位居全国第一,其中高速公路建成里程超过7000公里,其中不乏大桥、长隧、高边坡。

  “每隔1到3年,技术人员就会对桥梁、隧道进行检测。”四川公路设计院工程结构安全智能监测中心主任吴涤说,长期以来,公路工程结构的运营安全依赖于以人工目视为主的周期性巡检和定期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后,才启用相关程序和设备进行专项监测或处置,对于工程结构发生比较快的老化、自然灾害等,则无法做到有效预警。

  工程结构安全智能监测云平台则是对定期巡检的有效补充。平台通过将传感元件安装在桥梁、隧道或地质隐患点的关键点,24小时不断采集数据,自动对数据进行分析,在发现异常后及时预警。

  吴涤介绍,该平台有多级预警机制和24小时应急响应服务。对于危急事件,平台能提前预警,提醒采取交通管制等措施,预防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对于工程结构或地质灾害点发生位移等变化的实际,则发出分级预警,由后方技术团队分析、评估并作出决断。

  “目前,该平台的测试版本已经完成。”他说,接下来将组织人员现场踏勘,收集全省桥隧资料及详细设计,预计近期可正式启动。

  盯公路边坡进行危险性评估和长期监测

  其实,对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早已在进行。日前,四川公路设计院主持研究的“基于物联网的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课题已经通过验收。

  该课题组负责人杨雪莲介绍,四川地形复杂多样,大部分地区地层岩性复杂,地震、滑坡等灾害频繁,这些因素让运营期公路边坡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难度进一步凸显。该课题研究,将自动监测方法与现代远程传输技术、数据库技术、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建立远程、实时、自动的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持系统,对公路边坡进行全生命周期危险性评估、长期监测及应急决策。

  在对成南、成雅、雅西高速公路等889处运营期典型公路边坡进行调查后,课题组建立了公路边坡地质灾害基础信息数据库;并通过GPRS网络建立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智能系统,及防灾减灾管理平台。“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可以根据平台在线动态评价结果,及时对不稳定边坡进行处置。”杨雪莲表示。

  目前,课题研发的监测系统在成雅、乐雅、雅西等7条高速公路上安装应用。2018年3月,雅西高速瓦厂坪段山体变形发生后,课题组全方位、立体化监测山体变形,以及近1年的远程实时监测,为该路段管制通行提供技术保障。

  记者了解到,这一研究成果目前依托的是GPRS网络,日后也将平移到工程结构安全智能监测云平台上。

 
 
[ 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指导  泸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业务主管
泸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承办   四川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
ICP备案号:蜀ICP备11006773号-4
Copyright www.lz.smes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