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双流区: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23  来源:企鹅制造  浏览次数:1021
       双流再次刷新项目建设的速度。11月18日,通威太阳能三期项目投产。三期项目是目前全球光伏行业单体规模最大、工艺技术和生产线最先进、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晶硅电池车间,规模是一期二期的总和,实际建设周期仅用了6个半月时间。

新速度的背后,是双流区锐意进取的奋力作为。

努力推动“三个转变”,双流区构建起包括“航空经济、生物产业、电子信息加绿色能源为主的‘3+1’现代产业体系”,聚焦支持落地企业做大做强、做高做优,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交出答卷。

创新引领 “双流造”正不断惊艳全球

通威太阳能公司在成都、合肥建有两大晶硅电池生产基地,目前的产能总规模超过12GW,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晶硅电池生产企业。其中,成都基地项目一期规模为1GW,二期规模为2GW,三期规模为3.2GW。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成都基地6.2GW未来形成的发电量,每年将减少300万吨燃煤用量。”

三期项目整个生产线全部自动化、智能化,超过8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几乎处于无人状态。项目全面采用背钝化技术,以高效单晶电池无人智能制造路线为主,建设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与常规半自动化生产线相比,该项目非硅成本预计在目前基础上下降10%以上,实际产量可达设计产能的120%。

随着通威太阳能三期项目投产以及1GW超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的开工,将提升我国光伏智能制造水平,推动我国乃至全球能源转型升级。

在离通威不远处,中电熊猫G8.6代液晶面板项目二期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未来我们将主打8K液晶显示器市场,从今年12月开始实现小量生产,明年下半年全面打开市场。”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行政法务部副总李广圣介绍,该工厂主要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尺寸高分辨率4K、8K液晶面板,全部投产后年产将达到近900万片(按代表产品测算)。

世界第一辆新能源空铁、王者归“铼”打破国际垄断、“挂在墙上的油田”——“发电玻璃”……越来越多的“双流造”正在惊艳全球。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创新引领。

以成都航宇为例,通过不断的科技攻关,不仅研发出航空发动机单晶涡轮叶片,而且其产品在高温拉伸性能、高温持久性能等方面测试结果均符合欧美标准,从而打破国际垄断,率先成为国内单晶涡轮叶片成品率达到量产水准的企业。

双流区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主导产业聚集了各类企业,仅去年主导产业就完成总产值超千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850亿元,技术合同交易额27.6亿元,专利申请总量4490件,创新引领成为推动双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底。

力度空前 87条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在双流华体照明总部,一款融合新能源汽车充电、提供WIFI、便民信息查询、环境监测等功能的“黑科技”智慧路灯已在雄安新区投入使用,其步道灯已成为北京夜晚的一道靓丽风景。

这家在双流土生土长的户外照明企业,正在开启从传统路灯制造企业向高科技智能制造企业的全面转型之路。目前,已经在成都、深圳、武汉等国内重要城市建设了智慧路灯示范点。一根小小的路灯,由以前仅有照明功能,发展为未来“物联网”终端设备,集采集、传输、识别等多功能于一体。

“参加了双流的‘千人大会’,我对未来企业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华体照明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张辉说,政府大力支持,企业积极转型,相信在未来智慧路灯领域大有作为。

张辉所说的“大会”,是指双流区9月13日召开的“推动双流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双流入驻企业代表,区委区政府领导,区级相关部门、镇(街道)、区属国有公司主要负责人,共计约1000人参加会议,共同谋划下一步双流政企同步高质量发展。

大会后,双流区赓即发布了《成都市双流区促进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成都市双流区促进服务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成都市双流区金融支持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2)》《成都市双流区“企业咖啡时”的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和行动方案。共计出台各种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利好的政策措施87条,从制度上给予企业政策保障,努力以更加精准的政策举措提振企业信心、支持企业壮大,筑牢高质量发展实体支撑。

9月28日下午,双流区委主要领导以“服务员”的身份,出现在八角咖啡馆,开启“企业咖啡时”,与10余位企业家共话“产业发展挑战与机遇”。

与会企业家不在意喝什么味道的咖啡,更在意反映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这一杯咖啡,喝得卓有成效。成都宏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世平介绍,他反映的土地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已经开了专题会,研究如何解决问题。

不仅如此,双流区在打造营商环境方面,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增加行政许可事项11项,将129项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办理、72项个人事项下沉到镇(街)办理,全面推行审批服务“标准办、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智能办”,为全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政务服务。

招大引强 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11月16日,2018年成都市“百日擂台赛”(第二季)双流区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西航港开发区举行。共引进6个重大项目,协议金额31.8亿元,建成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34.74亿元。签约项目涵盖绿色能源、航空产业、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此次签约将推动双流区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不断完善产业链。

多重机遇的叠加,让双流区位优势愈加凸显,不断吸引行业龙头企业进驻。

2017年,国务院批准双流成为全国12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之一。今年,省上明确提出打造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和临空经济示范区。成都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要求,双流区要和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高新区共同引领成都高质量发展。

双流区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高质量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着力构建‘一港三心四组团’区域协同发展公园城市格局和‘一环七射七横’快速交通体系,努力把双流打造成为航空经济之都、生物产业之城、电子信息之谷”的发展思路。

而现代产业体系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和关键所在。

双流区将突出在航空经济、生物产业、电子信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以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核心,以产业功能区建设为抓手,加快构建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生物产业和电子信息为支撑、绿色能源等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的“3+1”现代产业体系。

“当前,我们将围绕主导产业,重点打造产城一体的新产业生态圈。”双流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其中将构建以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器等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圈、以通威集团等为主的光伏产业生态圈、以扬子江药业等为主的生物产业生态圈、以电子科技大学产业园等为主的环高校知识经济圈、以中物院等为主的军民融合产业生态圈。

按照双流区规划,到2020年,该区航空经济产业产值将突破1500亿元,生物产业产值将突破3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将突破1200亿元,绿色能源产业产值将突破500亿元,军民融合产业产值将突破300亿元。

 
关键词: 企业

声明:文章系本网编辑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