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是傳統優勢產業,但近年,隨歐美經濟的疲軟,生產成本的不斷上漲,已經面臨內憂外患的嚴峻局面。昨日,全國人大代表、江西恩達麻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邱新海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我國紡織業所需棉花約45%依靠進口,價格被美國和印度操縱。但苧麻是中國特有的農作物,全世界90%的苧麻產自中國,推廣苧麻產業新技術,是紡織業走出困境的新路。
邱新海說,苧麻產業一直停滯不前,重要原因就是長期採取化學脫膠工藝,環境污染嚴重,產品品質低下。經過五年的攻關,江西恩達麻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武漢大學合作開發的「節能節水環保型苧麻生物脫膠技術」,解決了污水達標排放問題,節能效果明顯,麻纖維質量達到國家一級麻標準。
邱新海建議,苧麻適合大面積種植,且市場前景廣闊,僅南方的長江流域,就有閒置的三千萬畝以上土地適合種苧麻。專家測算,僅用這些荒地,可減少20%的棉花進口,增收減支效果明顯。政府首先應在政策上鼓勵和扶持麻農種植苧麻。種植苧麻應與種植棉花享有同等的扶持政策。其次要鼓勵扶持苧麻生產設備的研發,以解決和減輕農民種麻和剝麻的勞動強度。還要加大對有品牌、有市場且創新升級快,科技投入大,環保節能性的苧麻紡織企業的支持力度。同時宣傳麻類產品的消費理念,擴大國內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