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0) "" 我国金融业开放有序落地_政策快讯_政策库_政策_中小企业四川网
分享好友 政策首页

我国金融业开放有序落地

2018-05-09 08:451910
   随着征信、支付和券商等领域对外开放实质性举措落地,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进入全新阶段。金融业准入的开放和金融市场的再开放,体现了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全方位开放格局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收到了世界第一公司(WORLD FIRST)关于申请支付业务许可的来函。这意味着,第一家外商投资支付机构已迈出了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步。我国金融领域的大开放格局日益清晰,紧凑有序的开放正在提速。

 

  开放政策快速落地

 

  “开放的大门,一旦打开就不会关上。”当前,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已经进入加速期。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一系列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举措和时间表对外披露。

 

  一些新的开放举措已经落地。近日,瑞银证券股权变更获得受理,有望成为首家外资控股的合资券商。此前,中国银保监会批准工银安盛人寿发起筹建工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具体开放措施的落地,离不开政策保证。4月27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的通知》,正式放开外资保险经纪机构经营范围,符合条件的外资保险经纪机构可向当地保监局申请办理许可证变更手续,将与中资保险经纪机构享有同等经营范围。

 

  4月28日,证监会发布《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并相应更新证券公司设立审批等行政许可服务指南。即日起,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可根据《办法》和服务指南的要求,向证监会提交变更公司实际控制人或者设立合资证券公司的申请材料。

 

  不久前,外汇局宣布稳步推进合格境内机构投资(QDII)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及合格境内投资企业(QDIE)试点工作,并相应增加审批额度,以适应市场需要。

 

  “此次金融开放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金融业准入的开放和金融市场的再开放,体现了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的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这些举措标志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正在进入全新阶段,金融将成为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的纽带。

 

  对外开放一以贯之

 

  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态度一以贯之,并有其既定的步骤,是中国基于现实经济发展需要作出的战略抉择。多年来,金融业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开放、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获得了空前发展。

 

  近年来,金融市场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相继开通实施,资本项目下的开放稳步有序推进,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不断扩容,人民币跻身国际储备货币,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金融大国。

 

  越来越多外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走进来”,共同发掘和分享中国经济的活力。以银行业为例,数据显示,2017年末外资银行在中国营业性机构总数达1013家,相比2002年的180家年均增长13%;总资产从2002年末的3000多亿元增长到2017年末的3.24万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5%;2017年累计实现净利润相当于2002年的10倍。

 

  金融业对外开放,既包括外资机构“引进来”,也包括国内机构“走出去”。伴随中国金融业加快融入全球金融市场,中国金融机构国际化经营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当前,我国已有五家金融机构跻身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多家金融机构在全球设立了分支机构,开展的业务也日益多元化。

 

  近年来,中国释放出了扩大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信号。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到党的十九大,再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都对扩大金融开放有明确部署。

 

  “从放开国内在岸业务到有序推进资本跨境流动,中国的金融开放在不断升级。”曾刚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和作用不断上升,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被赋予了推动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与发展的更深层意义。

 

  深度开放恰逢其时

 

  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金融业能够在短期内取得长足发展与进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对外开放来推动改革。曾刚表示,从过往经验来看,通过对外开放、引入竞争,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整个金融行业的进步与繁荣。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后,国内金融机构通过学习先进管理方法,不断改善自身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金融市场结构得到优化,产品得到创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金融业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表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同时,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把人民币作为一种资产配置,这对我国建立更加开放的金融市场提出了新要求。

 

  赵庆明表示,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已迈上新台阶。当前,我国已具备实施更大力度开放的基础条件,有实力也有底气来深入推进金融业开放,实现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的跨越。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越开放的领域,越有竞争力;越不开放的领域,越容易落后,而且还可能不断积累风险。”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表示。金融业开放是大国之间的相互开放,扩大对外开放既可以让全世界分享中国经济的发展成果,中国金融机构也将迎来全球布局和经营的新机遇。

2025年四川工业“智改数转”项目入库储备工作启动
10月17日,记者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获悉,2025年四川省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智改数转”项目入库储备工作已启动,项目

0评论2024-10-212190

积极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 凉山州整合资源 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根据国家、省、州对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的要求,凉山州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积极引导州内银行、保险、西昌学院和州内省级中小公共服务

0评论2024-07-092362

四部门发布公告: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将获税收优惠
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

0评论2023-08-092505

七部门联合发文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 国家网信办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广电总局近日公布《生成式人工智

0评论2023-07-172143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开展“中国汽车品牌向上发展”专项行动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李雁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1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吹风会上表示

0评论2023-06-262693

工信部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
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 张辛欣)记者14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近日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共

0评论2022-12-162685

国资委:各中央企业加快推进减租工作
国务院国资委10月13日消息,国资委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2022年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减免工作的通知》,要求各

0评论2022-10-172689

国家发改委:三季度出台政策至关重要 接续政策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
 中国网财经9月5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9月5日下午3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

0评论2022-09-062305

三部门解读26条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近日印发《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了房租减免、税费减免、社会保险支持等26

0评论2022-09-052316

财政部将研究指导地方 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
从财政部获悉,今年前7个月,全国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已累计发行3.47万亿元(含部分2021年结转额度),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额

0评论2022-08-222320